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乘坐300,300快,957快2,957支等在潘家园桥北下车;乘坐28,368,627,638,938专,974,976,运通107在潘家园桥下车;乘坐674,34,802在潘家园桥西下车即到 。
地铁10号线潘家园站下车。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夫人希拉里、
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希腊总理希米蒂斯、罗马尼亚总理
纳斯塔塞、斯里兰卡总统
库马拉通加夫人、泰国公主
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市场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全国最大的
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烟
潘家园(5张)
壶、杨柳青的年画、江苏的绣品、东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山东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宜兴的紫砂、陕西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
白玉、台湾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全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全国和世界。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2001年10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工艺品大棚。每末都有许多专业或业余的书画家在此直接销售自己的书画作品,因此价格比别处便宜,北京许多画廊也从这里进货。
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潘家园分部也入驻旧货市场,规范了市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在
潘家园市场上有许多经营古旧书画的摊位,特别是各个年代的宣传画,是影视作品中反映时代特点的重要道具,也是一些人收藏的对象。
潘家园鬼市
要解释“鬼市”的由来,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开市时间。过去北京的鬼市又叫夜市,也称为晓市。此夜市非彼夜市。现在的夜市始于黄昏左右,一直延续到前半夜,也有通宵的,用一句赶时髦的话说就叫“夜生活”。而过去的夜市指的是从后半夜开始,以天亮为限,天亮就收摊,百姓形象地称它为“三更半夜撂地摊的买卖”。据说从晚清到民国在京师很是有名,如
崇文门外的“东晓市”、
宣武门外的“夜市”和德胜门外的“晓市”等。潘家园的鬼市属于老北京鬼市,凌晨4点来钟就有人进入市场了。 再谈为什么叫“鬼市”。一说晚清时期,时局动荡,国之将亡,皇帝都保不住,何况臣子们。许多清廷遗贵,破落富豪,家道败颓后无以糊口,只能靠变卖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产苟且维生。但是总归曾经显赫一时,哪里放得下架子丢得起面子?于是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线,拿了古董偷偷到街边摆摊贩卖,既躲开了熟人还做成了买卖。北京是
皇城,当年是官僚世家集中地,此时破败的显贵也不少,久而久之,沿袭成市就是“鬼市”了。 又一种说法是鬼市开市时间早,天还没亮,又没有电灯,乌漆抹黑的,穷人打燃火石,富人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鬼没半只,鬼气先有了。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此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前前后后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再往下就愈发带有传奇色彩了。说鬼市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周遭又忽明忽暗影影绰绰,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所以不光阳世间的生人来往,更引得了阴间神鬼的兴趣,搞不好前脚从您处买下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了。各种传说中最为有趣的是相传
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非得让手下小太监们准备狐裘,那时正逢国难当头,上哪里弄狐狸皮去呀?眼见着时限将至脑袋不保,小太监无奈之下烧香拜佛,还真有了回应,趁着夜色在鬼市上买来了极品狐狸皮,而卖家竟一个转身化作一缕青烟而去,再摸狐狸皮竟还是热的,小太监这才醒悟那卖家是狐仙化身,脱下皮来救他一命。 不管潘家园的鬼市到底是哪种出处,也不管可信度有多少,各种传说都为潘家园平添了神秘感,商户们乐意传,游客们也乐意听,反正双方都开心。潘家园鬼市更成为了京城一景,在现代化都市里保持着古代的情趣,这也是潘家园作为“文化市场”的独特魅力吧。
潘家园由来
十几年前,潘家园本是北京一个并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
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红火,这里便成了
潘家园古玩市场 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好地方,也使“潘家园”之名家喻户晓。
潘家园位于
朝阳西南部,临近劲松小区,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当时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竞争很激烈,潘窑主初来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所以生意一直不好。但他不想放弃,因为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好。于是他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回来后就有了主意,一是要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工夫。
首先他严格把好每一块砖的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所以烧出的砖成色好,光洁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同时在销售上,他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当时卖砖是以“丁”为单位,一“小丁”砖是二百块,一“大丁”砖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差不多,可数量上却暗自比别人多了一些。同时又雇了三辆马车,凡买主在十里地之内的,一律免费送砖上门。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几次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很是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后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
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后来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家园桥”。 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 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