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耀祥,1958年生,广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翁家蛋”第五代传承人。
1979年加入广州市大新象牙厂工作,跟随父亲翁荣标学习象牙制作,在父亲的无微不至的教导和悉心的栽培下,自己刻苦学习与不断钻研,终于很快地熟练掌握了镂雕象牙球的技艺,并能够较好的总结前辈成功的经验,将精湛的象牙球镂雕技艺推上一个新的高峰。其利用约18厘米牙料镂脱出62层象牙球,每层的平均厚度不超过1.2毫米,不仅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也使“翁家蛋”在象牙行业中领先地位得以延续。
学界一致认为明清两代是牙雕发展史的高峰,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象牙灯、象牙席,都出自广东匠人之手。而从清乾隆开始,翁荣标的曾祖父——广州牙雕艺人翁五章即从事牙球创作,直到翁荣标的儿子翁耀祥,已经是翁家的第五代传人,而翁耀祥对儿子愿意从事牙雕行业,甚是欣慰。
百年“鬼工球”技法传承六代人
粤派牙雕,首推牙球,出身牙雕艺人世家的翁荣标在1958年首创十三层象牙球,1979年再创四十五层象牙球。而广州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正是翁氏家族。
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翁荣标的曾祖父——广州牙雕艺人翁五章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镂雕了11层,层层可以转动的牙球,成为广州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从此业界便有“翁家蛋”之美称。
随着技术大发展,工具也逐渐开始机械化,不过,并非所有的工序,都采用机械化。代表广州牙雕界最高技艺的象牙“鬼工球”,依然沿用一百多年前手工技法。
“鬼工球”的创始人是翁五章,早在清道光年间,翁五章首创在一块象牙整料上雕出几层大小不一且内嵌在一起的象牙“鬼工球”,而经过家族五代传承后,技法和工艺不断得到完善和成熟,“鬼工球”的层数越来越多,造型和艺术特色也日渐精美与成熟。
近日,记者在大新厂探访牙雕艺人,“牙球世家”第五代传人翁耀祥正与儿子一起,续写“鬼工球”的传奇。翁耀祥向记者介绍,牙球最小的直径仅1厘米,大的直径可达15-17厘米,而层数更是可达数十层,而一个直径十几厘米的象牙原料,最多能雕刻出五十多层,其中最靠近球心处的象牙薄层球,只有绿豆粒那么大小,而这样大小的薄层也许还不止一层。
在大新厂的车间,记者看到,每个师傅都各自拥有一套专属私人使用的刀具,而这些工具也需要师傅自己打造。在翁耀祥的木柜里,大大小小刀具有上百把,每把都有不同的用途,最大的刀刃有五六厘米长,而最小的则只有一两个毫米长度。“雕一个牙球,这上百把刀具全部都要用上。”翁耀祥告诉记者,分层进刀要凭经验,凭感觉,而且要全神贯注,心无杂念。
在车间的靠墙位置,翁耀祥的儿子翁湛轩正全神贯注雕刻着一颗木球,作为一个“90后”,同龄的很多同学、朋友还沉浸在网游中,翁湛轩已经背负起家族技艺传承的责任,默默地坚守这份并不耀眼的工作。
当年战胜日本胶黏牙球扬威海外
在大新厂的展销厅进门口位置,一幅翁昭荣获巴拿马的万国博览会工艺特种奖的证书译文甚是显眼,经过岁月的洗礼,镜框也显得更有历史痕迹。据悉,当年翁昭在以胶水黏合成30多层牙球的日本匠人面前赢得磊落光明。
到了翁荣标这一代,翁家依然代表牙球技艺的巅峰。1979年8月,翁荣标等完成45层牙球《举杯邀明月》,在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评为优秀工艺品一等奖;翁荣标也在这个大会上被评为“工艺美术家”,即后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当时全国共34名,广州占1名)。
据翁耀祥回忆,在上世纪50年代,翁荣标向北京牙雕艺人公开传授象牙球镂空技术诀窍,北京艺人则向广州艺人传授人物、花鸟雕刻的先进技术。后来经过实践证明,北京由于气候干燥及早晚气温变化大,球层容易脆裂和胀缩变形,不宜作多层镂空雕刻,所以他们决定不再向这方面发展;而广州牙雕在人物、花鸟方面因为吸取了北京牙雕的长处,艺术造诣更加完美,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与上几辈人不同的是,翁耀祥作为牙球技艺的传承人经历了“禁牙”的敏感期,受此波及,在1991年,在大新厂大规模裁员的潮流中,翁耀祥选择了离开,并在2003年重新回到大新厂。
在翁耀祥的坚持下,2013年,翁耀祥终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这也是去年全国唯一的牙雕国家级大师。
“做这行要有觉悟,还不能有杂念,必须一心一意。”翁耀祥话不多,谈到儿子,他眼里充满了期待,“他还年轻,需要慢慢磨练,但是觉悟挺高。”
面对象牙原料的稀缺,行业正在以其他材料代替的情况,翁耀祥认为,牙球只有象牙才能完美体现其价值。
部分素材来源:华夏收藏网、新快报
联系方式
联系人:翁耀祥
联系电话:0760-88846966
电子邮箱:zshanlin@126.com
所在镇区:石岐区
联系地址:中山市石岐区安栏路1号中山市聚艺堂工艺品有限公司
网址:http://www.ieepark.cn/Platform/detail/id/1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