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名品网 联盟商 | 加盟代理 服务热线:15979100891
类目导航
· 产品大类2
· 产品大类1
最新活动 更多>>
· 广西桂祥沉香种植加工业大放异彩
· 第二届全球科技投资年会5月举办
· 丧偶的女富豪们:十指钙化拼出70亿身...
· 来自北斗的关爱
· 海上丝路徐福东渡寻根之旅活动在京隆重...
· 沿海丝路行之24---裴基顺:沿海丝...
· 沿海丝路行之25---丝路佛缘
· 沿海丝路行之26---金星官率团赴湖...
· 新疆迫需“五府治疆”战略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风水吉祥物及国学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风水吉祥物及国学培训

“一阳来复(一阳生)”及其在丹道理论中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8-05-21

“一阳来复(一阳生)”及其在丹道理论中的演进

(资料图 来源自网络)

消息卦理论

“一阳来复”之“复”,毫无疑问,指的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复卦,复卦上坤下震,也就是《象传》所谓的“雷在地中(震为雷,坤为地)”,全卦上五爻都是阴爻,只有初爻是阳爻,这一特殊状态使它成为后儒所创十二消息卦之首卦。

1.消息卦起源

十二消息卦虽属后人创造,但在《周易》原文中也有迹可循,剥卦《彖传》中说:“君子尚消息盈虚”,丰卦的《彖传》中也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的句子。然而《周易》原文中只有“消息”二字,并未指明消息为何,且是否跟某些卦象有关。汉代的易纬,发展了消息的概念。如易纬《稽览图》“唯消息及四时卦当尽其日”,这短短一句话,提供了大量可供推理的信息。首先,由“消息及四时卦”,可见当时消息和四时两个概念,就已经和具体的易卦联系在一起了;其次,由“当尽其日”,又可见消息卦和四时卦,也已经和记日、记时联系在一起了。

据《周易集解纂疏》的作者李道平所说:“消息之义,盖已古矣。孟氏传其学,荀氏言之不能具,惟虞氏所注犹存其概。”1“虞氏”指的是三国时经学家虞翻。汉魏《易经》古注多已亡佚,只有只言片语保存下来,其中虞翻《周易注》留存的内容相对较多,幸而清代学者张惠言在《周易虞氏义》中已将虞注一一摘出成书,贻惠后人。其实《周易虞氏义》中大部分内容正是摘自李道平所疏解的、唐李鼎祚编纂的《周易集解》,张惠言在自序中已经言明。2因此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对“消息”的描述,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唐代李鼎祚编纂的《周易集解》中所收录的虞翻的说法。

虞翻在解释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一句之前的“出入无疾,朋来无咎”时说到:“谓出震成乾,入巽成坤。坎为‘疾’,十二消息不见坎象,故‘出入无疾’。”3这句话意思比较详细明确,而且其中“十二消息”“不见坎象”等说法都和现在可见的消息卦理论相合,可见虞翻之消息卦,确凿无疑是真正的消息卦。

2.消息卦理论

通过张惠言对《周易虞氏义》上节引文的详细解释,我们可以理解消息卦的具体内容:“由复历临,至泰反观,成剥入坤,为乾之消息六卦。由构(‘构’字原书有误,据上下文判断,应为‘姤’字)历遁,至否反大壮,成夬盈乾,为坤之消息六卦。凡得乾、坤之卦八,震、巽、兑、艮卦各二,不见坎离。”4此处论述,即李道平所谓“近惟武进张氏言之最精”5的内容,也就是说,李道平很认同张惠言对虞翻消息卦理论的解释。

乾之消息六卦,前三卦复、临和泰,变化趋势是自下而上阳爻逐渐替代阴爻。然而到了第四卦观卦,却突然变了。由泰卦变为观,四爻先由阴变阳,然后六爻都改变一次阴阳。接着由观而剥、而坤,五爻、上爻再依次用阴爻取代阳爻。下面坤之消息六卦,是和乾之消息六卦相对的反向变化,不再赘述。

十二消息卦卦象,历来没有争议,正是张惠言所列的这十二卦。和上文虞翻的说法相对照,虞翻所谓“十二消息不见坎象”,指的就是组成这十二卦的内、外卦,并没有坎、离两卦,在这一点上,张惠言的说法也并没有违和。然而“出震成乾,入巽成坤”这一句,却并不符合。主要问题在于消息卦的变化顺序,由泰而观、由否而大壮时,是否应该阴阳反转,如果不进行反转,消息卦的排列则为表二:

在这种情况下,“出震成乾”中的震可以解释为复卦下面的震卦,而由复卦中的震卦开始变化,最终成为乾卦,正是“出震成乾”。同理,“入巽成坤”中的巽,即姤卦下面的巽卦。这样一来,就完全能够对应虞翻的说法了。实际上也正是在上图的前提下,所谓的“一阳来复”才能够具有特殊的意义。另外,下文论及丹道著作时,也会提供支持该图的新证据。所以,下面的讨论,我们直接以第二张表格为准。

一阳来复及其象征

结合上文消息卦理论可知,复是由坤卦变为阳卦的第一步。在传统观念中,“乾健坤顺”,乾卦需要成为主导,而坤卦则以顺从乾卦为美德。所以在阴阳消长的世界观下,由坤变成乾,是正确的变化。因此和纯阴之坤卦相比,复意味着一阳初生,由下而上渐渐开始成长,并且最终必定战胜坤卦的群阴,成为纯阳的乾卦,因此虞翻有所谓“小人道消,君子道长”的说法。复卦的“一阳来复”标志着这种正义变化的第一步,自然意义深远。当然,“盈不可久”,因此也会有相应的、阳消阴长的时候,例如一阴生的卦,就是正好和复卦相反的姤卦,初爻为阴爻,上五爻都是阳爻。姤卦的《彖传》中虽然也有“柔遇刚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等以一阴初生为前提引申出的句子,但其象征意义,自然不可以与复卦的一阳生同日而语。

在《周易》卦爻的阐释史上,汉代是各种理论蓬勃兴起的时代,此时卦爻也和很多其他的概念正式地联系起来,如五行说、纳甲说等等。复卦本身所对应的概念,无一例外,仍旧来自于其“一阳来复”的特征。在时令中,复卦对应的是冬至。《汉书·五行志》记载:“冬至阳爻起初,故曰复。”6我们都知道,冬至是一年中阳光最弱、白昼最短的一天,然而这反而意味着再往后发展,必然会是太阳回归,所以如果将这一天对应六十四卦之一,古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复卦。

在大量易学书籍中,又会以复卦来指代“建子”这个时间点,其实建子就是冬至。《大易粹言》引郭雍《易说》:“自夏至阳始剥,而于卦为姤。建亥剥尽,建子而一阳来复。”7有建子、建亥,可见此处是利用十二支建立了十二个节点,而始自夏至。夏至阳始剥,又是姤卦,而到建亥剥落为坤,经历六卦,可知夏至就是“建午”。既然有十二支、有节气,那么以十二消息卦等分一年为十二份,这一点毫无疑问,只不过等分的方法和现在通行月份划分不同而已。既然夏至是等分的中点“建午”,那么等分的起点“建子”,也就是和夏至相对的冬至。因此在郭雍《易说》中,虽然思路稍异,但仍然是以一阳来复指代冬至的。

中国古代的历法,一度曾以冬至为一年的开始。上古时期中国曾有过三种历法:夏正即现在的阴历,殷正以现在阴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正则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正月。不仅如此,《尚书大传》记载:“周人以至日为正,殷人以日至后三十日为正,夏人以日至后六十日为正。”8因此,周正的正月一日,就是冬至这一天。

十二月、十二消息,看似完美的对应,但这实际上和《周易》“七日来复”的原文产生了矛盾,如果按照十二个月来对应十二消息卦,乾卦到复卦应该是七个月,而非七日。因此,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提出了异议:“(江南义疏)至若复卦云‘七日来复’,并解云七日当为七月,谓阳气从五月建午而消,至十一月建子始复,所历七辰,故云七月。今案辅嗣注云:‘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则是阳气剥尽之后凡经七日始复,但阳气虽建午始消,至建戌之月阳气犹在,何得称七月来复?”这正是对七日、七月产生的合理质疑,然而下文给出的解释似乎又有相当程度的妥协:“故郑康成引易纬之说:建戌之月以阳气既尽,建亥之月纯阴用事,至建子之月阳气始生,隔此纯阴一卦,卦主六日七分,举其成数言之而云七日来复。仲尼之纬分明,辅嗣之注若此,康成之说,遗迹可寻。”9这段话的前半段,是以卦对月的思路,“建戌之月以阳气既尽”正是五阴一阳的剥卦,“建亥之月纯阴用事”即坤卦,“至建子之月阳气始生”则是复卦一阳生。这三个例子,也仍然属于十二月十二消息的解释系统。为了达到反对七日即七月的目的,《正义》又引入了六日七分说。

六日七分说试图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按照日子分配给六十四卦,使每卦有所代表的相应日子。这个理论最早见于汉代纬书《易纬稽览图》,郑玄为之作注,也就是《正义》所谓的“郑康成引易纬之说”。《易纬稽览图》中说:“坎六、震八、离七、兑九,已上四卦者,四正卦,为四象。每岁十二月,每月五月(按月字当作卦),卦六日七分。”10六十四卦中,坎、震、离、兑属于四正卦,代表四象,不算在内,剩下六十卦平均分配三百六十五日,每卦约得六日七分。11因此《正义》认为,所谓“七日来复”,指的是由坤卦至复卦,中间要经历六日七分,约为七日。

丹道理论中的“一阳来复”

1.守时辰一阳来复

以一阳来复指代冬至,且为周历建子,这是儒家易学的主流看法。后来一阳来复所指更趋复杂,主要归功于研究道教丹道的学者们。俞琰在他的《周易参同契发挥》中进行了简练完备地总结:“复,一阳之卦也,律应黄钟。以一日言之,为夜半子。以一月言之,为初一至初三半。以一岁言之,则斗杓建子之月是也。”12一阳来复不仅在一年中指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而且在一月中指月初,一日之中指夜半子时。后面两个时间点,也都是阴气满盈,阳气渐生,符合一阳来复的特点。

俞琰这段话,是在解释《周易参同契》“朔旦为复章第四十九”:“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单看本章,似乎还不足以确定这里指的是一阳来复,那么看一下后面几章,就确凿无疑了。第五十章首句为“临炉施条”,五十一章为“仰以成泰”,五十二章“渐历大壮”,五十三章“夬阴以退”,五十四章“乾健盛明”,分别是复、临、泰、大壮、夬和乾,正好符合阳爻渐长的消息卦序列。如此的高度一致,必非巧合。

因此,在丹道家看来,冬至、月初(特别是朔旦第一天,毕竟《参同契》原文即为“朔旦为复”)和子时,都可以是一阳来复的时间。那么,一阳来复在丹道中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首先,在外丹领域,此时需要起火。彭晓说:“……故从子初起阳火也……鼎内受微阳之气,始造砂汞之基。”类似的说法举不胜举,此处只引一句作为证明。而且火候的掌握,也得遵循一阳来复的特征。《金丹大成集》中有一首口诀,记录了由复至乾、再至坤这个过程中火候的大致变化:“复卦起潜龙,戊己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恰相逢。猛火烧乾借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道始穷。”13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口诀的第一句正是针对复卦变坤初六为阳爻、成乾卦第一步而说的,这时候虽然起火了,但只合微调,不能发动大火猛攻。经历了临、泰等卦之后,到了乾卦,这时不但要施以猛火,而且要加上风力,口诀中的“巽风”即指乾后姤卦下面的巽,因此功成之后返回坤卦,整个流程结束。

一日之一阳来复为子时,一月之一阳来复为月初,那么月初子时修炼起来,是否会事半功倍呢?古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另外,特殊月份的月初子时,效果更是加倍,如冬至所在的十一月的朔日子时。14还有一个特殊的时间也被予以重视,即八月十五的子时。《悟真篇》中明确说:“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来起复,便勘进火莫延迟。”宋代的翁葆光解释说:“八月十五正是金水气旺之时,子时乃一阳来复之时,外、内二丹火功并进。”15八月十五金水之气旺盛,子时又是一阳来复的时候,因此不论内丹还是外丹,都适合在这个时候进行修炼。

2.身中自有一阳生

然而,随着丹法的进步,对一阳生的解释又有了发展,以至于出现了下面这种阐释学上的有趣现象。

吕纯阳祖师写过一首《沁园春》丹词:“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七返还丹”“在人”“炼己”说明这是在讲内丹修炼,而“待时”“一阳初动”“中宵”则完全贴合了上文所述的一阳来复理论,因此,实际上,吕祖认为内丹修炼需要等待子时一阳来复的时刻。

然而,人称毗陵的道光紫贤真人薛式,在《丹髓歌》中解释吕纯阳这首丹词时认为:“炼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16也就是说,人身中自然能够感受到一阳生,毕竟内丹的变化都在体内,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因此不必等到冬至才行功。这句诗中,只说了冬至,而未提及是否要遵守子时行功的规矩,并未违背吕祖丹词的意思,却似乎已经开启了后人反对守时的先例。

萧廷芝进一步发挥薛式的思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毗陵师曰:‘炼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时中有时之工夫,刻中有刻之工夫。”17时时刻刻都有功夫,自然不但冬至、朔日,而且子时行功的规矩也不必遵守。但“一阳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没有了具体的时间点作为产生一阳生的必然依据,又怎么定义一阳生呢?

据胡渭说,那就是俞琰所谓的“弹指声中巽门豁开,而心觉恍惚之时”。俞琰这一段论述是一种过于主观的描述,且不见于俞氏著作,只见于胡渭《易图明辨》所引。其中俞氏还犯了一个错误,认为“炼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这句话出自白紫清的《珠玉集》。18这不由得令人怀疑它的真实性,笔者通过对比句意,发现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确实有类似的表述。即在解释“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这句原文时,有如下内容:“地雷震动巽门开,龙向东潭踊跃来。此身中一阳爻动之时也,此时暖气冲融,心觉恍惚,便堪进火,勿可缓也。”19然而此句既然说“巽门”,又说“一阳爻动”,似乎更合由乾至姤的变化,而非由坤至复的变化。除此之外,唯一能证明俞琰承认“身中自有一阳生”的句子,只有《周易参同契发挥》中解释“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时的“知‘炼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而不泥乎年月日时之说矣”,因此可知他的理论并没能比萧廷芝更进一步。

总之,虽然在具体感受和状态上有些难以把握,但一阳生在内丹修炼中,必然属于最初的一个阶段。正如陈致虚在《金丹大要》中所说:“一身内外尽皆阴,莫把阳精里面寻”,20《性命圭指》又说:“盖人之一身彻上彻下,凡属有形者,无非阴邪滓浊之物。”21人身有形之物都是阴邪的,修炼的目的正是求得阳精,因此不难理解,复卦的一阳来复,在丹道理论中为什么能成为重要象征。

那么一阳生要怎样寻求呢?“大道无言非有问,忘形忘象求铅汞。守中一物莫存些,专意身心要守定。呼吸一应便神清,六脉自然朝性命。精神魂魄各归元,至此身心寂不动。一阳生至二阳迁,只待温温行火今。”22根据余洞真所说,身心守定、呼吸相应、魂魄归元,做到这些基础要求之后,也就是真正进入修炼正道的时候,才会有第一阶段一阳生的成就,随之而来的是二阳迁等等。另外,最初要以温火慢慢进行,这一点倒是和上文外丹炼制时的要求相似。

总之,一阳来复这个概念,虽然在内丹领域中多被称作“一阳生”,但其发展过程正如本文所论,源自《周易》复卦之一阳来复,汉代之后时被附会指代天时,从而因《周易参同契》等书的说法而影响了对外丹修炼时机、火候的选择,最终又成为内丹修炼的一种状态术语。因此,它的发展脉络和思路是连贯而清晰的。

注:

1、5.(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第14页。

2、3、4.(清)张惠言:《周易虞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3、52、52页。

6.(汉)班固:《汉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二十七下之下。

7.(宋)方闻一:《大易粹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十四。

8.(汉)伏胜:《尚书大传》,四部丛刊景清刻左海文集本,卷五。

9.(三国)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序》。

10.(汉)郑玄注:《易纬稽览图》,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卷下。

11.实际上,六十卦每卦六日七分,共364.2日,比一年(约365.24日)少一日,此事涉及六日七分理论的细节以及大量古代历法问题,此处不再细论。

12、19.(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明刻本,《周易参同契》中、上。

13、15、17.(宋)萧廷芝:《金丹大成集》,明正统道藏本,卷四、卷五、卷五。

14.中古以来通行的历法,冬至日不能像上古一些时期那样固定为十一月一日或更早时期的一月一日。

16.(明)涵蟾子辑:《诸真玄奥集成》,明万历刻道书全集本,卷三。

18.(清)胡渭:《易图明辨》,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75页。

20.(元)陈致虚:《金丹大要》,明正统道藏本,《上阳子金丹大要上药》卷之三。

21.(明)佚名:《性命圭旨》,清康熙刻本,利集。

22.(元)余洞真:《悟玄篇》,明正統道藏本,玄关一窍。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作者种方单位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中华名品介绍
· 公司资质
· 服务项目
· 中华名品简介
 
中华名品商城
· 中华名品
 
商业模式
· 产品特点
· 兑现券兑现规则
· 兑现券商业模式
 
投资规划
· 投资回报分析
· 投资市场空间
· 公司发展规划
 
加盟代理
· 加盟流程
· 公司支持
· 加盟优势
 
联盟商申请
· 联盟须知
· 申请表
阿里巴巴    慧聪网    百度    传说网   
版权所有:中华名品网
中华名品网总策划 应明阳  中华名品网总顾问 应明阳
中华名品网总编辑 邓文岚  中华名品网总裁  邓文岚
联系人:周子豪   电话:15796805669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8号院4号楼2303
   广东省珠海市九州大道1015号怡海大厦B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