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秸秆扎刻技艺至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这项技艺的始创者叫徐艳丰,是一位地地道道从田野里走出的艺术大师。近日,记者在徐艳丰的家乡,河北省永清县刘街乡南大王庄村采访了他。
他的作品成了国礼,秸秆扎刻成了“非遗”
“徐老师最大的成就,是他让草根的永清秸秆扎刻成了国礼,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陪同采访的廊坊市群艺馆的王晓燕告诉记者,“1982年徐老师的作品就被当做国礼赠送给日本友人,2008年永清秸秆扎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他成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徐艳丰家客厅的屋顶上,记者发现一只挂着的八角花灯,尽管色泽已经泛黄,但工艺精美。徐艳丰告诉记者,这是他13岁时,花费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制作的。徐艳丰生于1952年,没读过书,到现在也不认识字,更不懂建筑学、力学、结构学。但是,从11岁用高粱秸秆做了第一只蝈蝈笼至今,他已创作了大小80余件作品。“徐老师的作品件件精妙、巧夺天工。”王晓燕说。
回忆起他第一次创作扎刻“天安门”的情景,徐艳丰依然记忆犹新。“文革”开始后,他在电影里看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卫兵,被宏伟的天安门城楼所吸引,他就想用高粱秆做出来。但他跟着电影队跑了8个村子也没能看清。因为姥爷是抗日烈士,过年的时候县民政局给姥姥送来一张年画,年画的背景是鲜艳的天安门。徐艳丰如获至宝。创作期间,他常常忘了喝水、吃饭,困了就睡一会儿,醒了再接着干。村里人笑话他,父母认为他不务正业,为此父亲没少打他,但他没有止步,因为秸秆扎刻寄托了他全部的梦想。三年零七个月后,长两米、宽一米,粗细长短用了70多万节高粱秆的天安门模型做好了,城墙、城楼、配楼、金水桥、华表,样样具备,观者无不交口称赞。
1982年,河北省搜集民间艺术,永清县把徐艳丰的作品推荐了上去。“省里专家看了我的‘天安门’觉得非常精美,想带到日本参加省里和长野县的文化交流。”展览办了一个月,徐艳丰的扎刻“天安门”因其规模最大也最精致,展览结束的时候,征得他同意,作为礼物送给了长野县。说到这件事,徐艳丰仍然很激动。
“这个东西我不卖”
1982年,从日本回国以后,徐艳丰对秸秆扎刻的热情被彻底点燃。接下来他一鼓作气,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扎制了“佛香阁”。“‘佛香阁’做成后,我脑子里突然闪现了一个念头——把它送给国家。”徐艳丰说。于是他到了北京。可徐艳丰并不知道哪个部门收藏这类东西。他把“佛香阁”放到了天安门广场。精美的扎刻马上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当时不少人喜欢我的东西,问我卖不卖,我说不卖,这是我要送给国家的。”
在一位景山学校老师的指点下,徐艳丰来到了中国美术馆。两位工作人员把他接进了美术馆,“当时美术馆馆长和一些专家都出国了,但工作人员认为我的作品非常精美,就建议我留下,回去等消息。”
回到家后的徐艳丰哪里放心得下,回想家人的不解、妻子的反对、街坊邻居的冷嘲热讽,徐艳丰感到了莫大的压力。“那时真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20来天人瘦得皮包骨。”徐艳丰回忆说。
第29天时,妻子兴冲冲地拿回一张报纸让徐艳丰看,刚看完徐艳丰就哭出了声。“那是《中国青年报》,上面登了一篇《这个东西我不卖》的文章,说的就是我在北京的那段经历,而且文章结尾处还提到“佛香阁”模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事。”徐艳丰在村里引起了轰动,老父老母也终于理解了他。接下来就是一批批的记者,一篇篇的报道,徐艳丰和他的扎刻艺术终于为所有人肯定。
一件作品几十万节高粱秆,每扇窗户都能开合
在徐艳丰的家里,记者发现他和女儿徐晶晶、儿子徐健的作品都是古建筑。他历年的获奖作品如入选“中国造型艺术展”并被加拿大收藏的“黄鹤楼”、获第二届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美术大展特别奖的“角楼”、获中国民间绝艺大赛金奖的“庆州白塔”等都是我国的古代建筑。“我国的古建筑榫卯结构,造型精美壮观,最适合用秸秆扎刻来表现。”面对记者的疑问徐艳丰这样解释。
“扎制这些大的古建筑,每个都要几十万节高粱秆,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徐艳丰指着“庆州白塔”告诉记者。而要把这几十万节高粱秆扎制成作品绝非说说那么简单。徐艳丰祖辈是有名的木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13代,他能够成为扎刻大师,正是得益于从小对房屋建造的耳濡目染。
“所有扎刻作品的骨架都是由六根高粱秆锁扣而成,将锁好的秆从下往上、从里往外,一层层做起来,就像盖房子。”徐艳丰介绍。“扎刻的关键是尺寸要掌握好。每根秆的直径都是用游标卡尺一一校对,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高粱秆不可能个个笔直,你看现在的梁柱都是笔直,那是因为在扎刻之前,用酒精灯一一烤过,把它烤直的。秆直且一样粗,扎刻出的作品才会整齐。而且这样装上的每扇门和窗都能够打得开、关得上。”
徐艳丰用于扎刻的高粱秆都是自己家种植的,他家的五六亩承包地都种了高粱。用于扎刻的高粱种植要求非常严格,株距大秆就粗,株距小就细。为得到粗细不同的高粱秸秆,徐艳丰的爱人在拔苗时会特别细心地掌握好株距。在收获的季节,一家四口更是精挑细选,四五天割完,然后晾干剥去外皮,这个过程会持续一两个月。为了使高粱秆更坚硬、颜色更均匀,徐艳丰还自己进行杂交试验,用杂交高粱扎制的古建筑模型更结实精美。
未完成的“天安门全景”,原准备献礼北京奥运
在徐艳丰家的客厅,有一件用塑料布精心包裹着的作品,它就是“天安门全景”。说起这件作品,它背后有个曲折的故事。“这是徐老师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作品,也是令他遗憾终身的作品。”王晓燕说。
原来,2001年7月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子开始思考自己能为奥运会做点什么?“天安门是祖国的象征,没有什么建筑比它更能代表我们强大的祖国了。我要扎制‘天安门全景’,为北京奥运会献上最深的祝福!”
然而,就在徐艳丰紧张赶制这件奥运献礼作品的时候,2002年中秋节,他被病魔击倒了,经医生检查,他得了尿毒症,而且是晚期。在与死神搏斗的日子里,家庭的经济困难和昂贵的医药费用,让这位扎刻大师几度欲放弃治疗。在永清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多方努力和支持下,他成功完成了两次换肾手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把‘天安门全景’做完,而且比第一件做得更精致,更完美,为我的艺术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由于病重和经济拮据,原定2008年5月完工、为北京奥运献礼的“天安门全景”至今未能完成。
如今无力创作,唯愿技艺传承
采访的时候,徐艳丰拄着一只拐杖,他告诉记者,除了患有尿毒症,现在他还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手会发抖,去年开始,他已不再进行扎刻创作。“女儿晶晶和儿子徐健都制作扎刻,技艺已经超过我了。”
“因为秸秆扎刻周期长,难度大,完成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也赚不了什么钱,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学习。”徐艳丰说。他病了以后,为了传承此项技艺,女儿中断了中专的学业,儿子考上了医科大学也没有去报到,“这个无奈的选择已成为徐艳丰老师心中永远的痛。”陪同采访的王晓燕对记者说。
县里对徐艳丰做了最大的支持,他们的扎刻作品常常被作为礼物送给县里的客人,但是家境的拮据还是能一眼看到,邻居家都盖了高大的新房,只有他家的还是旧房子。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负担重,29岁的女儿晶晶和26岁的儿子徐健到现在还没有成家。
“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有更多的人学习秸秆扎刻艺术,让这一技艺传承下去。”说到这个话题,徐艳丰的神情充满期盼。
来源:农民日报